INFORMATION CENTER

资讯中心
 

INDUSTRY NEWS

行业新闻

"老牌巨头"聚力照明启动破产清算 LED行业加速进入深度洗牌期

发布时间:2025-02-26

曾位列中国LED照明企业十强的聚力照明近日正式启动破产清算程序,这家拥有28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倒在了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。其破产不仅折射出传统制造企业的生存困境,更预示着LED行业正经历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阵痛期。

当聚力照明总部大楼的封条在寒风中颤动,这个曾创造中国LED行业多个"第一"的龙头企业,最终定格在2024年1月的破产清算公告里。这个标志性事件揭开了LED行业深度调整的序幕,折射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深层阵痛。

一、产能过剩阴云下的行业困局

据TrendForce统计,2023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约570亿美元,中国占据65%的产能份额。但繁荣表象下暗流涌动:全行业库存周转天数从2019年的78天激增至136天,佛山、中山等地出现整条生产线闲置的"鬼城工厂"。价格战愈演愈烈,3W LED球泡灯出厂价已跌破0.3美元,较五年前暴跌75%,行业平均毛利率压缩至12.3%的生死线。

二、聚力照明破产的标本意义

作为行业晴雨表的聚力照明,其衰败轨迹极具典型性。技术研发投入占比长期徘徊在1.2%(行业龙头达5%-8%),核心专利数量不足主要竞争对手的1/3。在智能照明转型关键期,公司仍将70%产能押注传统球泡灯。更致命的是渠道策略失误,在电商渗透率突破45%的2022年,其线上销售占比不足8%。这些战略失误在行业寒冬中被无限放大。

三、结构性矛盾催生行业变革

LED行业正经历三重革命性转变:技术层面,Mini/Micro LED技术突破推动显示领域应用爆发,预计2025年相关市场规模将达210亿美元;产品层面,智能照明系统渗透率以年均32%速度增长,传统单品模式难以为继;市场层面,车用LED需求激增,前装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8%,而通用照明市场增速已降至4.5%。那些不能实现"智能+场景+服务"转型的企业,正在被时代淘汰。

四、新势力崛起重构产业格局

在传统巨头挣扎时,跨界玩家正在改写游戏规则。小米生态链企业Yeelight通过IoT生态实现客单价提升3.7倍;木林森布局植物工厂,开辟农业照明新赛道;三安光电与华为联合开发车规级激光雷达光源。这些创新者正构建"技术+场景+数据"的新商业模式,其估值体系已完全不同于传统制造企业。

五、政策东风下的转型机遇

工信部《智能照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》提出,到2025年培育10家以上产值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。北京证券交易所开设LED专精特新企业绿色通道,广东设立200亿元产业升级基金。在"双碳"战略推动下,智慧城市改造催生千亿级市场,杭州已启动34万盏智慧路灯改造项目,这些政策红利为行业转型指明方向。

六、全球竞争格局中的中国路径

面对科锐、欧司朗等国际巨头的专利围剿,中国企业正构建新的竞争壁垒:佛山照明建立北美UL认证实验室,立达信获得能源之星认证产品突破200款,雷士照明在东南亚建成本地化供应链。2023年行业PCT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41%,在COB封装、光引擎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。

聚力照明公司的破产,不仅对其自身员工、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产生了重大影响,也给整个照明行业带来了警示。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,成都灯具厂家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,以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版权所有   四川华月灯具制造有限公司    蜀ICP备16025331号-1    由四川创企科技提供网站建设服务